close
有資料統計企業文化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貢獻。哈佛商學院連續17年跟蹤美國上市公司市值的變化,結論是:與不具備優秀文化的企業相比,一個有良好文化氛圍的企業,其經濟收益是前者的17倍,員工人數的擴展則是前者的29倍。CEO除了要有一份公司的財務報表,更需要一份企業文化的投資回報表。
你們的企業文化是什麼?"直言不諱的誠實管理、主人翁精神、信任、客戶至上、執著、活潑、創新、敢於冒險、效率與危機感,團隊精神......",也許每一家公司都有一些類似的表述。一些企業把口號刷在牆上、掛到公司網站上或寫入工作手冊,卻沒有意識到建立和建設企業文化要付出金錢、時間、體力和精神成本。
創建和維持企業文化的成本究竟包括哪些?是不是每一種企業文化都會産生成本?能否給一名員工執行一家公司規章制度(企業文化)所付出的諸多成本算一筆帳呢?這其中,哪些成本是合理的?爲了構建一套完善而有效的企業文化,CEO不僅要花錢給員工置衣、配車、裝電腦,要費心思傳達公司口號、貫徹管理制度和價值觀,更要投入感情地對員工們說"愛"。
成本還是投資?
對於那些想推進企業文化的管理層和人力資源專家來說,傑克·韋爾奇的"無邊界企業"是既對又錯的理論。常言說,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,一家公司如果沒有一套等級制度、一堆規章法則、一系列商業管理的指導思想,要想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。如今IBM的企業文化已經從過去的"尊重個人、追求卓越、服務客戶"更新成了"成就客戶、創新爲要、誠信負責",側重點發生了明顯的變化。
儘管有些公司倡導移動辦公,搞員工生日聚會,周末鄉村別墅度假等等,但這都是企業文化一些常見的外顯形式。科瑞集團副總裁郭梓林認爲,"企業文化是企業遊戲的參與者對企業的一種預期。"相對于那些成文的制度規定,郭把那種有別於制度的"隱規則"稱爲企業文化。
最爲常見的企業文化無外乎"不拘小節的主張,我們是一個愉快的大家庭"這樣的說法,人們直呼其名、穿著T恤和牛仔褲上班的行爲。正是這些規則指導著每個人如何做事,從而使企業得到最大的回報。爲什麽員工上班要打卡?晚來10分鐘、1小時有多大區別?雖然是小事,但它是一種素質的養成,絕對是一種投資。
中國惠普人力資源總監張國維說,企業文化同時意味著成本:早上按時打卡,就不能睡懶覺;辦公室裏只能談公事,就不能煲電話粥;乘電梯必須排隊,趕時間就不是藉口......這些企業制度對於員工只是一種潛在的約束。軍隊雖然天天搞佇列訓練,但打仗的時候絕對不能只正步前進,這是一種"成本化"的訓練,重要的是鍛煉士兵的素養。這些成本是能夠體現"效益"的:養成紀律的士兵作戰時服從統一指揮,有利於減少傷亡,贏得勝利。企業文化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。
如果把海爾張瑞敏砸掉冰箱、三星李健熙砸掉微波爐之舉視爲對企業文化的投資的話,他們付出了一定的成本,卻贏來了更大的收益。建設企業文化是成本還是投資,取決於企業領導人的強制推行和個人影響力。堅持"制度是企業一切活動的基礎"的遠大集團總裁張躍說,去年遠大的制度執行是60萬人次,雖然外界也有不少人質疑他這種制度唯上的做法,事實卻證明很有效。遠大實行軍事化管理,員工只有周末才能離廠,每天要刷兩次牙、每次不少於3分鐘等也都一一寫入制度。上海一位研究地域文化的學者認爲,湖南的地域特點是人性散漫,難出大型製造企業,但是湖南已經出了好幾家(三一重工、長沙遠大等),他認爲當強權(企業文化)被使用時,效益就可以産生。
不過並不見得付出成本--比如時間成本(加班)就一定産生效果。全球聞名的萬豪酒店多年來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--工作時間越長越好,哪怕是做表面功夫。以往萬豪理想的模範職工是整天待在酒店,就是該回家的時候也不回去。結果卻相反,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,酒店很難雇到優秀人才,而且現有的人才也在流失。2000年,萬豪選擇三家酒店試驗一套叫"靈活管理"的計劃,目的是幫助經理們在工作與生活中建立平衡。當時改革的領軍人物比爾·芒克(Bill Munck)帶頭,完成工作後提前回家,並讓周圍的人跟著他這樣做。3個月後,提前下班的人不再被上班的同事盯著走出大門了,可以毫無愧疚地去看兒子的棒球比賽。
由此導致一個最大的問題:在經理們減少工作時間的情況下,是否真的能維持萬豪的服務品質不降低呢?2000年8月,計劃結束時,三家酒店的經理平均每周少工作5小時,市場部和銷售部每周平均減少7小時。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損失,假設經理每小時的平均工資是30美元,酒店豈非每周在每個人身上就損失了150美元?另外爲加快資訊傳遞而給經理購買電腦聯網,這又增加了投入。然而,比爾·芒克發現,根據萬豪的客戶反饋機制,服務品質並沒有下降,他們堅信,管理靈活性計劃對客人沒有任何影響,也沒有發現利潤有任何減少。硬體設施的投入完全由生産效率的提高帶來的效益彌補了,比如銷售經理通過網路找到了新客戶。
企業文化的強大功能在於,作爲管理的要素對企業內部發揮作用,只有當這種作用得以彰顯時,成本才可能轉化爲效益。因此,CEO除了要有一份公司的財務報表,更需要一份企業文化的投資回報表。由此可以理解爲什麽公司招聘新員工或者選擇高層管理者時,都希望他們能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。但不是所有CEO都意識到自己這種願望的根源,"虛"的價值觀是可以産生"實"效應的。員工對企業價值觀(企業文化)越認同,就越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企業的培養成本、縮短員工的適應過程,從而儘快地創造投資回報。
有資料統計企業文化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貢獻。哈佛商學院連續17年跟蹤美國上市公司市值的變化,結論是:與不具備優秀文化的企業相比,一個有良好文化氛圍的企業,其經濟收益是前者的17倍,員工人數的擴展則是前者的29倍。
美國的消費品公司阿伯特·卡爾弗從1993年開始其企業文化重塑工作,每年都有企業文化的改革活動,企業的銷售額和稅前利潤也相應地年年高漲。爲了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責任感,教會員工用商業頭腦去思考工作,1998年,卡爾弗公司開展了一項活動,讓員工總結"自己的經濟價值",就是用簡短的話概括自己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貢獻。比如一位在消費者服務中心工作的員工原本說:"我在數小時內禮貌而又迅速地對消費者的問題做出了答復",但從個人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角度他則說:"我把和我交談過的每一位顧客都變爲了本公司的支持者",這使員工認識到他們每個人都是公司成功的所在。
口號、公司之歌與"愛"
如果你是一家保守傳統公司的新任CEO,發現公司甚至不允許員工在辦公桌旁喝咖啡,而你天生一副開朗外向的性格,追求幽默、有趣,很想改變公司內部彼此隔絕、冷漠、強制的氣氛,你最大的困難可能是對員工說明,玩笑幽默本身不是目的,如果公司業績沒有提高,不斷地娛樂或聚會也會分散精力,妨礙取得業績,甚至因爲造成金錢的浪費而受到董事會的指責。
許多企業的CEO還沒有做好付出成本的準備。北京一家知名房地産集團去年在公司內部搞了一個"獎勵購車計劃",只要銷售業績超過1000萬元,就獎給銷售經理一輛轎車。最後老闆一看符合條件的人員名單有很長一串,很是吃驚,馬上修改原來的標準,提高門檻。"朝令夕改"的企業文化獲得的可能是短暫的成本控制,絕不能形成持久的激勵作用。
CEO如果能付出信任的"精神成本",打破"凡事都要請示批准"的規矩,讓員工掌握工作的主動權,就可以獲得回報,固化企業文化。深圳東進通訊技術公司起初做流程管理的時候,業務人員請客戶吃頓飯、喝杯茶、花銷超過300元都要層層申請、審批,後來總裁從實際出發,提出"在特定環境下誰最有發言權,就由誰拍板決定"。原以爲拿來報銷的發票會驟增,結果並未如此,一線的業績反而有了明顯提升。
爲什麼有的企業文化只是成本,無法帶來回報呢?有專家分析,一是企業文化建設沒有抓住根本,搞的是花哨的行頭:惹眼的衣著形象、公司LOGO、吃喝玩樂等等。二是急功近利,當公司績效與事先的預期有差距時,是堅持已有的價值觀還是受利益驅使?去年"非典"時期,仁達方略諮詢公司董事長王吉鵬非常頭疼,沒有業務但員工工資卻一分錢不能少,支出的全都是成本。他的一位同學,也開諮詢公司,乾脆把人員全部解散,公司歇業。王勸他說,這樣自私的公司肯定要出問題,對方卻不以爲然,覺得"兩條腿的人有的是"。最終仁達方略沒走一個人,得以照常運轉,那家公司則消聲匿迹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bit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